抓党建 促发展 优治理——泗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2-17 16:14 来源: 拂晓新闻网 编辑:数据局站管 浏览次数:

渴了能喝水、累了能歇脚、没电能充电……在泗县虹城街道绿城深蓝中心商场,免费提供这些服务的“友好商家”和“服务角”随处可见。“商圈”面积不大,但“爱心浓度”不低,不仅设有13家“友好商家”、17处“服务角”,还为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了一间面积约70平方米的“暖蜂归宿”党群驿站,配备微波炉、饮水机、雨伞、工具箱等,充分满足外卖员、快递员、环卫工人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日常需求。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驿站管理队伍,定期开展义诊送健康、法律咨询、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,确保驿站建得好、管得好、服务好,让驿站成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新兴阵地。

“对我们最友好的事,还是门好进、脸好看、路好找、货好送。”快递员谷中威告诉记者,他经常出入的泗县桂语园小区为新就业群体开通了绿色通道,统一换上更易辨识的楼栋牌号,并绘制了“友好配送路线图”张贴在小区入口,帮助他们精准定位配送地点。凭借深入社区、贴近居民的独特优势,谷中威还兼职网格员、政策宣传员、文明引导员,协助宣传金融诈骗、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,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小区环境治理、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,通过“随手拍”反馈给物业或社区统一解决。

2024年以来,泗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,加强统筹协调,坚持分类指导,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,开拓创新、真抓实干,奏响新时代社会工作新乐章。

加强党建引领,点燃红色发展引擎。泗县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0个,群团组织覆盖率达100%,扎实推进“一镇一亮点、园区多典型”建设,将特色鲜明、基础扎实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成示范点。全县26家先进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建联建、组织交流、业务指导等活动,有效帮带周边企业。推行“红链护航”计划,组建开发区智能机械制造(汽车零部件)产业链综合党委,依托龙头企业领航,为“链上”企业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、增加生产效益超8000万元。全县10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靠前对接、助企纾困,依托“问题帮办、助企发展”主题活动平台,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件。开展“党建引领送岗位·安居乐业在泗州”就业援助行动50场次,通过直播带岗,达成就业意向2600余人次。

提升暖“新”服务,激发先锋共建活力。构筑“暖蜂”阵地,编排新就业服务清单42项,打造35个暖“新”驿站,提供应急自助、健康检测、心理咨询、文明劝导、安全出行知识教育培训等服务,累计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3000余人次。构建“护蜂”场景,推出涉及出行、餐饮、医疗等10个方面的暖“新”福利,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“友好措施”清单。建设20个“友好小区”,解决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话难听、货难送”等问题。团结“先蜂”队伍,宣传推广“归队码”,号召17名新就业群体党员“扫码归队亮身份”,将51名常驻外卖员纳为社区网格员,引导他们用好“随手拍”,为社区治理贡献“新力量”。

创新治理举措,筑牢和谐善治基础。项目化提优增效,通过县镇村三级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,以群众的“需求导向”确定项目“选题方向”,精心梳理制定项目206个,目前已全面完成。品牌化提亮增色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学习借鉴“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”,挖掘培育出虹城街道“围楼夜话”、草庙镇“两员三长”、大路口镇“四心四解”工作法等系列典型,深度破解治理难题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。网格化共建共治,完善“党建引领、一网统揽”,统筹多元力量,常态化开展以“围楼夜话”“胖板凳会”为代表的城乡网格“微议事”,不断细化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深化“三源共治”。

下一步,泗县将持续聚焦经济发展、民生保障、基层善治,巩固非公企业党组织堡垒,进一步深化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“友好场景”建设,总结提炼、推广运用基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,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。